10月18日至今,二十大新聞中心共組織5場集體采訪,邀請31個?。▍^、市)代表團與中央和國家機關、中央金融系統、中央企業系統(在京)代表團新聞發言人介紹代表團學習討論二十大報告有關情況,并與境內外媒體記者進行交流。
10月18日,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新聞中心舉行第一場集體采訪,請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西、內蒙古、遼寧、吉林代表團新聞發言人出席。
這是分會場。
朱志宇 攝
以下是部分新聞發言人發言,按集體采訪場次順序排列,重點摘錄了提及汽車相關產業的內容。
吉林省委副書記劉偉:
十年來,吉林廣大干部群眾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,堅決扛起總書記賦予的“新擔當、新突破、新作為”的重大職責使命,全面實施“一主六雙”高質量發展戰略,推動質量變革、效益變革、動力變革。振興發展進入“上升期”和“快車道”。
一是經濟運行穩中向好,全力打造現代新型汽車和零部件、農產品及其深加工和食品細加工、冰雪和避暑休閑生態旅游這三個萬億級大產業。
二是重大項目蓄勢賦能,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、比亞迪動力電池、中車松原新能源基地、吉化120萬噸乙烯、西部“陸上風光三峽”、東部“山水蓄能三峽”、大水網、萬里綠水長廊、沿邊開放旅游大通道等一大批重點項目陸續開工建設。去年中國一汽銷售整車超過350萬輛,營業收入自1953年建廠以來首次突破7000億元大關,紅旗品牌轎車銷量增長63倍。
三是創新能力大幅提升。四是營商環境持續優化。五是人民生活顯著改善。六是生態強省建設全面推進。
黑龍江省委常委、副省長,省政府黨組副書記沈瑩:
黑龍江是國家重要的老工業基地,產業門類齊全,擁有中國一重、哈電集團、大慶油田、哈飛等一大批“國寶級”企業。
我們將按照黨的二十大關于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部署,全面實施產業振興行動計劃,大力發展數字經濟、生物經濟、冰雪經濟和創意設計產業,培育壯大航空航天、新材料、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,推動能源、化工、食品等傳統優勢產業向中高端邁進,打造多點支撐、多業并舉的產業新布局。
湖北省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許正中:
湖北有五大優勢產業:
第一是光電子信息產業。我們現在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生產基地、國內最大的光器件生產基地和光通信技術的研發基地?,F在武漢“中國光谷”的名頭越來越響,名片越來越亮。
第二,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。湖北的汽車工業基礎非常雄厚。我們現在也正在加快打造萬億級汽車工業走廊。去年湖北的汽車產業營業收入占到全國的8%,新能源汽車去年同比增長了3.8倍。這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。
第三,生命健康產業。湖北醫療資源、醫療設施、醫療技術都有顯著優勢。這個產業目前年產值接近6000億元。第四,高端裝備制造業?,F在像數控設備、重型機床、激光加工設備這些也都在國內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。第五,北斗產業。湖北現在北斗的核心產業、關聯產業加起來占到全國10.6%,全國這個領域14位兩院院士中有9位都在武漢。
重慶市委常委、秘書長羅藺:
去年成渝地區經濟總量7.39萬億元、在全國占比6.5%,今年上半年達到3.6萬億元,發展態勢良好。兩地產業互補性強,正在聯手打造汽車、電子信息兩大世界級產業集群。我們還在科技創新領域深度推動合作,共同建設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,高標準共建西部科學城。
四川省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鄭莉:
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宇宙線探測裝置,是裝在四川的稻城,在我們正在接受集體采訪的時候,它在不斷地“望宇問天”。同時,全球最深的暗物質探測實驗室在四川錦屏2400米的地底下正在“尋微探秘”。一個高一個低。全球單體最大的動力電池產業基地已經在四川宜賓投產。目前全國有60%的核電機組用的是四川“德陽造”,70%的高鐵鋼軌產自四川攀枝花。
四川還建成了我國最大的清潔能源基地。德陽的高端能源裝備、樂山的多晶硅、雅安的大數據、遂寧的鋰電池、攀枝花的釩鈦等特色產業享譽全國。
陜西省委常委、常務副省長王曉:
我們圍繞23條重點產業鏈,實施了34個重大科技項目,新建了105個共性技術研發平臺、新型研發機構和創新聯合體,攻克了一批瓶頸。去年,全省高技術制造業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的增速分別達到了17.1%和13%,單晶硅片、重卡變速器產量全球第一,半導體產業規模全國第四,新能源汽車、高端液晶面板等已成為“陜西智造”的新名片。
我們已經在75所高校和院所里面推行了三項改革,這三項改革,一個是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,另一個是技術轉移人才評價和職稱評定,還有一個是橫向結余經費出資科技成果轉化,持續激發了人才的創新創造潛力和活力。我們還常態化舉辦了200多場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路演。目前,在光電子、新能源汽車、人工智能、生物醫藥等領域涌現出一批重要成果。去年,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在全國排到了第六位,今年同比增長36%。